当你接手一个质量比较差的项目如何提高项目质量?

发布于 2021-05-13  1,234 次阅读


之前和leader交流(其实是面试)的时候,leader问了这么一个问题,当你接手一个质量比较差的项目时,如何快速提升这个项目的质量?当时也比较蒙只想到了测试方该怎么做,并没有想到整个流程、研发、产品该怎么去定位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最近也想了很多今天正好有时间说说这个问题。

一个质量比较差的项目?

这个问题该如何定义?用哪些指标来衡量项目质量的好坏?传统衡量指标有:

  • 线上bug
  • 线上事故
  • SLA
  • 用户反馈、投诉
  • 运营反馈

那以下这两个问题算不算质量差:

  • 项目经常延期上线
  • 开发测试比过高

本质上说这两个问题也是项目质量差的体现,很简单的一个道理,当一个开发足够优秀写的代码bug就少,需要的测试进行的测试活动就少。开发测试比过高就能侧面说明项目代码质量差,必须需要堆这么多测试才能保证项目代码质量。

如何提高质量?

QA侧

测试部门建立完善的测试规范和上线规范

重视用例评审,提高测试用例的质量

部门员工进行模块交叉测试、避免漏测

QA侧建设核心测试用例,通过自动化测试保证核心场景覆盖,减少回归成本

QA侧统计bug率,bug按照严重程度分级(阻塞、严重、一般),每周横向对比、分析bug产生原因,阻塞的需要追责

定期检查多维度测试覆盖率

开发侧

技术侧要提高代码质量,通过单元测试、codereview、扫描等技术手段保证提交的代码质量,目前很多公司都有效能团队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保证质量。

理解需求,需求评审不理解、不确定的、模糊的需求一定要和产品、测试确定清楚

提升自身能力,能力强了,bug就少了

禁止重复造轮子

其它

通过工具,把历史数据(例如过去一个月的上线需求),进行逐条分析各环节耗时,各阶段的bug,分阶段指定治理目标

团队内部每周晒bug数量,需解释bug多的原因,和绩效挂钩

禁止开发和测试因bug扯皮

技术侧只关心技术bug,产品、业务、显示交互优化等bug不在技术关注范围内

最后

质量是构建的,从需求、设计到编码,只有每个环节做好了,质量才能上去。而且这些环节做好了,特别是开发人员进行了足够的单元测试,测试人员可以大大减少。

保证代码质量是研发自己应尽的责任,测试开发在此基础上,主要提供工具支持,让测试成本降低,同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,提供一定程度的测试保障。


如果更彻底一些,开发人员有足够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素质、能力,从项目开始就全面对质量负责任,开发人员不但杰出地完成设计和代码工作,而且自己全面、系统地完成相关的单元测试、功能测试、性能测试、安全性测试,那么就不需要测试人员。也就是说,软件测试完全可以让有高度责任心的开发人员完成,虽然这样的开发人员在国内并不多见。

纯粹作为测试人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提升软件质量:

1. 测试左移,测试提前介入至需求分析,甚至立项阶段。

2. 制定合理详细的测试计划,给予测试执行明确方向,杜绝盲目测试。

3. 测试用例严格评审,提高测试覆盖率,减少冗余测试用例,只需设计代表性强的等价类用例。

4. 严格测试提测标准,减少提测版本数量,一旦发现重大问题或未通过冒烟测试,则测试中断,版本打回至开发。

5. 主观能动性,积极主动沟通。与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、开发人员、市场人员及客户沟通,互相配合促进,增进感情,提高工作效率。


一名测试工作者,专注接口测试、自动化测试、性能测试、Python技术。